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 正文

数据说|“黑市”笼罩下的数据交易“白市”如何突围?

时间:2023-08-30 13:35:39     来源:第一财经

01

何为交易?

交易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是交易者资金、信息、心理、技术、团队等优势的较量。


(资料图)

有需求、有供给才有市场,而供给能满足需求,才能产生交易。通过交易,供需方发生权益交换,供方实现“商品的价值”变现,需方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02

数据能否被交易?

社会上存在两类观点:“数据交易是个伪命题”VS“数据交易至上”。

因为大家对于数据这种新的生产要素的特性和价值运动规律尚未完全把握,所以应该理性看待数据交易:既不要贬低,也不要夸大。

03

黑市与白市的斗争。

数据交易就像是一座坚硬的“冰山”一样,要想使之化冰成水,润泽万物,就需要改变生态环境才行,这将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

为了直观理解,我们不妨把水面之上的部分称为“白市”,水面以下的部分称为“黑市”。

只有将黑市和白市联系起来看,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我国数据交易市场发展的全貌,发现关键问题和问题的关键。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黑市数据交易规模达1500亿,从业规模达200万人,已经形成涵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完整数据产业链,按条数定价,简单粗暴,利用暗网交付,隐蔽性很强,犯罪成本低,非法收益高,安全风险极大。

反观“白市”发展现状则差强人意,领导不可谓不重视,业内不可谓不努力,变着花样拼交易额,效果不好且意义不大,总干不过“黑市”,让人有一种“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钝力感,真让人捉急。

04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当前,数据交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存在交易场所主责主业不清、交易规则不一、地域割据、无序同质化竞争、监管机制缺位等问题,亟需国家层面出手规制解决。

我们看到,近三年,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探索得到了有效结合,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在提速,但企业群众、传统业务部门、行业产业界参与度不高,数据交易尚未深入人心,亟需凝聚共识、开发动员。

路漫漫其修远兮,白市与黑市的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仅靠几十个数据交易机构、几百个数据服务商、几十亿的交易额是远远无法与“黑市”抗争的,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的“共同参与、全员抗战、整体突围”。

当下,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就是要调动各类组织和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广泛参与度,进一步释放新一波的数据要素“改革红利”,增加各类组织和个人对数据财富的“获得感”。

05

白市如何突围?

数据作为党的重要执政资源、国家的战略资产和新型生产要素,事关国家安全和未来数字竞争力,不能任由黑市肆意践踏。要创造性运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

1.构筑“数据交易统一战线”。坚持价值共创、责任共担、利益均衡、互惠利他理念,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保障机会公平,“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百花齐放百舸争流”;整体性赋权增值,提升各类组织和个人数据财富获得感,使之“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激发大家的能动性。

2.多管齐下严厉打击“黑市”。铲除黑市数据交易产业链,打击暗网数据交易犯罪,大幅提升犯罪成本,彻底改变数据供需扭曲错配、黑市交易猖獗的不利局面,为“白市”发展创造空间。

3.加强党对数据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国家数据局组建为契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国家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企业数字化发展能力、社会数字素养。

4.明职责、统规则、划底线,增加确定性。尽早明确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及其公益属性和准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同质化内耗。赋予区域数据交易机构“数据交易市场守门人”地位,压实其行业协管责任,发展行业性数据交易平台。统一数据交易规则,统一数据度量衡,打破地域割据,形成交易合力。划底线,包容审慎监管,为先行者撑腰。

06

要处理好“十大关系”。

1.构建供给和需求正反馈机制,促进公共数据与非公共数据融合,允许适度垄断促进数据流通,规范场外流通与培育场内交易并重,探索多元化确权分配,可信技术支撑治理落地,推进数据合规促进创新,包容监管促进发展,完善争议处理强化权益保障,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数据资源。

2.更加注重数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更加注重制度供给、数据供给、理论供给、能力供给,更加注重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生态建设,更加注重构建多层级、多元化流通生态,更加注重国外数据要素的引进,更加注重数据与实体经济活动融合赋能,更加注重数据权益和数据合规。

(傅建平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与科学决策实验室研究员,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副院长)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